一豪 王 Изображение профиля

一豪 王

Назад к списку Добавлено 30 апр. 2014 г.

绘画不是算术

作者:王一豪

吴冠中先生“笔墨为零”此言一出,就在中国美术界掀起了一场风波,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我个人认为品评一幅画的好坏,首先要看内容,没画出好的题材,其笔墨技巧再熟练也无法让人产生共鸣,不能感动观者的作品,那只能是作者的一种自慰方式(别人无法体会到你的快感)。画家在游戏笔墨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

林语堂先生曾说:中国画家寄情于山水,西方画家则寄情于女人。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画在上世初受西方绘画影响虽然有了发展。但有于使用的工具材料不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要从观念上根本改变这种现状,中西绘画要交融,就必须大胆地去创新,去尝试“中器西画,西器中画”,所以中国画的发展将面临这个画种的存亡问题。这就使的中国画家们特别强调“笔墨”功力。这种带着玄学情结的理论,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审美观也在变,它又能守望多久哪?

画画的都知道,为了继承前人的笔墨,初学中国画都是从临摹别人作品入手进而写生创作。这就使的画家习惯成自然,不断地重复自己。去追求那个“笔墨”。

中国画也是以线为主、点、面、色结合,所以大多数画国画的也象写字一样一遍遍去重复描绘一幅画(真可谓书画同源),想从中悟出笔墨的真谛,即所谓的笔墨功力(线条功底),而使国画没有了原创性,似乎国画家都不太讲原创,他们可以不厌其烦地上百次地复制一幅画,而无太大差别。

当一幅画被一个人几百次的描绘时,画家的激情和创造力也会随即消失了,这幅画的“笔墨功力”也就可想而知了。而现代艺术是探索和创造着空间,因此创造一个世界比描绘一个世界更重要。画家应该是创造画面的,一幅画如果不是用发自内心情感去表现内容,再好的笔墨也只是技巧而已。

绘画不是算术1+1=2,绘画也不是百米竞技,跑10秒和跑9秒谁是冠军很明朗。绘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人的喜好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绘画应具有最大的自由性,没有创造性的绘画也只能象工匠一样机械地描摹物象,没有生机可言。

“笔墨为零”。我理解为就是说画什么的问题,怎样画己不重要了。吴先生认为没有表现客观对象的笔墨等于零,即:无论你有何等的技术和水平,没能画出震撼心灵的作品也是徒劳。

ArtMajeur

Получайте нашу рассылку для любителей искусства и коллекционеро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