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抽象的一切:Artmajeur 艺术家的故事

关于抽象的一切:Artmajeur 艺术家的故事

Olimpia Gaia Martinelli | 2024年5月7日 21分钟阅读 3 评论
 

抽象艺术是一个多样化且迷人的领域,它摆脱了传统形式,探索与观众产生深刻联系的色彩和形状。您可以踏上一段旅程,了解从 20 世纪初到现在的主要抽象运动,并用 Artmajeur 艺术家的作品来展示它……

▶ 广告


抽象艺术是视觉艺术史上最迷人、最多样化的领域之一,传统形式和现实主义视角让位于直接与灵魂对话的纯粹形状、颜色和配置。您可以踏上一场全面的旅程,旨在详尽探索塑造了 20 世纪初至今艺术景观的主要抽象运动。这将通过展示 Artmajeur 艺术家的一系列艺术作品来说明,他们将定义每种非具象风格,从抒情抽象开始,到极简主义结束。

混杂色彩(2023)Stefan Fiedorowicz 的绘画

抒情抽象

抒情抽象派是战后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旨在通过抽象绘画探索个人表达。这种风格的主要先驱之一是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康定斯基,他被认为是抽象派之父之一。康定斯基探索了色彩和形式的表现潜力,他强调自由和个人表达,对抒情抽象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运动在巴黎尤其找到了肥沃的土壤,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帮助定义和发展了抒情抽象派的概念,并与当地和国际艺术界进行了互动。

抒情抽象主义的特点是其绘画方法富有情感和直觉性,强调个人表达和自发性。这种风格通常以自由流畅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为特色,以传达一系列的情感和情绪。与注重僵硬和精心设计的几何抽象主义不同,抒情抽象主义允许更流畅和有机的构图,通常会产生暗示而不是勾勒形式的抽象作品。这一运动试图捕捉艺术家的情感体验,通常类似于诗歌的视觉形式,因此被称为“抒情”。整体效果充满活力和深度,邀请观众在非常个人的层面上与作品互动。

Artmajeur 艺术家 Stefan Fiedorowicz 创作的《混乱的色彩》可能体现了抒情抽象的传统,因为其各种形状和符号,意图漂浮在白色纹理背景上,暗示着心灵产生的记忆和体验的出现。事实上,这幅作品并不遵循僵硬的形式;相反,它允许元素自由互动,不受约束,就像记忆和感官体验融入我们意识的方式一样。无论出于何种意图和目的,艺术家都承认,这幅作品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挣扎和夜间的“偏执”,以便与观众分享,观众随时准备感同身受。《混乱的色彩》也指约翰·洛克的哲学,特别是“白板”的概念,它表明个人生来没有先天的精神内容,所有知识都来自经验和感官知觉。后者则进一步将这幅画与抒情抽象的风格特征联系起来,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人的内心世界的发展。

马列维奇的“红场”新构想(2024)塔蒂亚娜·亚辛的画作

建构主义和至上主义

20 世纪前 20 年,在俄国革命的动荡中,出现了两大极具创新性的艺术运动:构成主义和至上主义。二者在重新定义艺术的美学和哲学领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了一系列其他运动,并在现代艺术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尽管这些运动都源于狂热的俄国先锋派,但它们形成了独特的意识形态和视觉语言,反映了它们对当代社会政治环境的独特反应。

建构主义形成于 1917 年俄国革命之后,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满足新苏维埃国家需求的艺术形式。建构主义的美学根源部分来自至上主义,也受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等欧洲运动的影响。它提出了一个激进的理念:艺术不应仅仅为了审美沉思而存在,而应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主义重建中发挥积极作用。该运动的特点是采用功利主义的艺术方法,艺术家成为新社会秩序的设计师,创造从家具到宣传品等实用物品。建构主义推崇现代,专注于金属、玻璃和塑料等材料,强调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

至上主义由卡西米尔·马列维奇于 1915 年开创,因其主张纯粹的艺术感觉高于物体的表现而得名。马列维奇的创作手法剥离了客观现实的残余,转而采用基本的几何形状,例如漂浮在极简背景上的正方形、圆形和线条。至上主义的驱动因素是对艺术“零度”的追求,马列维奇的标志性作品“黑方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代表了与过去艺术形式的彻底决裂以及向纯粹抽象的转变。

虽然两个运动都拥抱抽象,但它们的方法和意图却大相径庭。建构主义从根本上讲是面向功能性和集体理想的。它植根于物质世界,重点关注结构和工业,反映了它对艺术家作为社会工程师的信念。相比之下,至上主义则更具哲学性和内省性,关注对形式和空间的探索,以唤起观众的精神和情感反应。

我选择展示的作品是塔蒂亚娜·亚辛的《马列维奇红场的新构想》,它完全体现了至上主义,让人联想到卡西米尔·马列维奇的《红场》。事实上,在构图的中心出现了一个大胆而巨大的红色几何图形,随时准备主宰视野。正方形被黑白相间的类似几何图形占据和勾勒出来,准备提供鲜明的对比,能够产生动态和引人入胜的视觉体验。事实上,即使在至上主义典型的极简主义方法中,鲜明的线条和色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产生了一种运动感和深度感。说到塔蒂亚娜·亚辛,她的绘画并不是为了复制现实,而是为了传达情感的本质和无形的节奏,以挑战传统的界限,并邀请观众参与未知的情感景观和内省。简而言之,Yasin 的目标是在直觉的层面上与观众建立联系,超越语言和文化,用新造型主义、至上主义、建构主义的习语来表达自己。

寻找平衡 7 (2017) Lucie Jirků 的绘画作品

色彩纠结|灵感来自蒙德里安(2023)Peter Ren 的画作


几何抽象与新造型主义

20 世纪初,新造型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艺术叙事的革命性转折点。这一运动于 1917 年在荷兰兴起,与《风格派》杂志的出版密切相关,力求通过绘画的最基本元素传达绝对真理:色彩、线条和形式。荷兰艺术家皮特·蒙德里安 (1872-1944) 可能是与这一运动相关的最著名的人物,他提倡一种利用纯二维形状的几何抽象形式。

新造型主义旨在消除绘画中的三维空间和情感价值,这与瓦西里·康定斯基的理念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相信通过艺术表达情感。相反,新造型主义方法侧重于线条和色彩,青睐矩形作为理想形状,因为矩形有直线,没有模糊的曲线。这一运动的调色板仅限于原色——黄色、蓝色和红色——避免阴影和自然主义表现。

虽然新造型主义和几何抽象主义在非具象艺术领域有着共同的起源,但它们的细微差别却截然不同。新造型主义的特点是其哲学基础将艺术视为社会改革的手段。它严格遵循直线和原色的朴素视觉语言,旨在反映普遍的真理和平衡。

几何抽象虽然与将形式简化为几何本质一致,但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哲学意图。它涵盖了更广泛的实践,可以在各种背景下看到,并不总是寻求体现乌托邦愿景或遵守一套严格的美学规则。

本质上,新造型主义以及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代表了更广泛的几何抽象艺术中更加教条和意识形态导向的子集,其表现形式和意图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

几何抽象主义的宣言是 Lucie Jirků 的《寻找平衡 7》,这幅画展示了形状和线条的复杂交织,旨在形成平衡而又动态的构图。画布实际上是矩形、正方形和其他几何形状的拼凑物,通过放置在表面上的直线相交或简单并列。这些抽象图形大小和颜色各异,呈现出一种包括米色、灰色、蓝色、绿色和一抹红色的色调的调色板。关于新生作品,Peter Ren 的《色彩纠结 | 灵感来自蒙德里安》,正如标题所示,受到荷兰大师作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精确度与艺术表现之间的紧密融合。这位 Artmajeur 画家实际上拥有建筑和室内设计背景,他将多学科方法应用于绘画,这体现在几何形状的细致排列和原色的大胆使用上。此外,还可以补充的是,艺术家表示选择每一条线条和色调的意图是“不仅为了它的美学影响,也为了它激发智力和唤起精神治愈的潜力”。

罗斯科灵感 - 现在是时候了 (2024) 绘画者:Nadiia Antoniuk

非正式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

二战后,艺术界兴起了两大流派:抽象表现主义和非正式艺术。尽管它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都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战争的暴行和创伤。

抽象表现主义主要扎根于纽约,其特点是强调艺术家对情感和普遍主题的个人表达。受超现实主义和左翼政治的影响,抽象表现主义者将艺术视为深入潜意识深处和解决存在问题的一种手段。该运动涵盖了各种潮流,包括行动绘画和色场。行动绘画以杰克逊·波洛克等艺术家为代表,强调绘画的身体行为是一种自发的表达形式。艺术家将颜料滴、倒、溅到画布上,创造出动态的构图,捕捉艺术过程本身的能量。这种方法反映了一种摆脱传统构图限制、拥抱创造力本能和原始本质的愿望。相比之下,以马克·罗斯科和海伦·弗兰肯瑟勒等艺术家为代表的色场绘画专注于大面积的色彩,以唤起情感和精神反应。通过消除表象元素并让色彩成为主要的表达媒介,色场艺术家寻求为观众创造身临其境和冥想的体验。

在大西洋彼岸,相关的“非形式艺术”应运而生,是对战后混乱和不确定性的回应。评论家米歇尔·塔皮埃 (Michel Tapié) 创造了“非形式艺术”,它涵盖了一系列风格,这些风格都摒弃了传统形式,采用了反构图技巧。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等地的艺术家在超现实主义的启发下,探索了手势抽象和自发性,以此来应对当时存在的痛苦。

关于作品分析,Nadiia Antoniuk 的《罗斯科灵感——现在是时候》是一幅生动而充满活力的画作。这幅色域艺术作品超越了罗斯科更典型的明确的矩形颜色和柔和的边缘,暗示着更大的情感强度和对色彩关系的关注。这幅画的上半部分确实以橙色和黄色的“簇”为主,其错综复杂的线条网似乎也从波洛克的动态滴水技术中汲取了灵感。相反,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暖色爆炸之下,是蓝色的对比并置,准备填满画布的下半部分,几乎让人联想到海洋的深处或夜空的广阔。在底部,艺术品呈现出一条水平的白色条纹,可以解释为对上方骚乱的和平解决,也许暗示着波峰,其泡沫状的外观旨在为作品带来纹理对比。总体而言,这幅画代表了多种影响的融合,融合了罗斯科色场的情感重量和简单性,以及波洛克行动绘画的动态手势技巧。

BLACK LACE(2021)Kurotory 的数字艺术

欧普艺术

欧普艺术是“光学艺术”的简称,兴起于 20 世纪 50 年代,是一场充满活力的运动,其动力源于艺术家对感知、光学效果和幻觉的迷恋。欧普艺术根植于对视觉现象的探索,突破了传统艺术表达的界限,激发了人们对技术和心理学的新兴趣。这场运动以抽象图案和鲜明对比为特征,旨在吸引和迷惑观众的眼球。

从历史上看,欧普艺术与动态艺术同时出现,两者都对运动和感知有着共同的迷恋。1955 年在丹尼斯·雷内画廊举办的开创性展览“Le Mouvement”标志着这一艺术探索的开始。然而,直到 1965 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展览“The Responsive Eye”才将欧普艺术推向公众的聚光灯下,引发了时尚和媒体对其设计的狂热。

欧普艺术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抽象图案和高对比度构图来操纵视觉感知。这些艺术作品通常以黑白两色呈现,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影响力,创造出挑战观众深度感和运动感的视觉错觉。对错觉和感知的强调表明了与错视画和变形画等较古老的艺术技巧的联系,也反映了现代对技术和消费文化的迷恋。

欧普艺术的一个例子是库罗托里的“黑色蕾丝”,这是一件数字艺术作品,其中三维“蕾丝轮”的视觉幻觉以黑白两色呈现。事实上,库罗托里是一位将传统技术与数字媒体相结合的艺术家,他创造了一种似乎在旋转和脉动的设计,综合运用了数学原理和光学操控。此外,“蕾丝图案”的复杂性还暗示了线条和曲线的细致排列,旨在创造一个催眠漩涡,其设计的复杂性向中心增强,在那里,眼睛被吸引到一个似乎无穷无尽的螺旋中。这种效果让人想起欧普艺术先驱维克多·瓦萨雷利和布里奇特·赖利探索的视觉现象,他们的艺术探索使观众的感知在媒介的平面性和图像的暗示深度之间摇摆不定。


OLIVE OCCASIONS(2022)古斯塔夫·蒂德霍尔姆 (Gustaf Tidholm) 绘画

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在纽约兴起,艺术家们认为,近期艺术潮流已趋于疲软和学院派,极简主义就是对这种趋势的回应。新一代艺术家拒绝抽象表现主义的过度表现,力求创作出简单、几何而非戏剧性的作品。用工业材料制成的雕塑成为极简主义运动的标志,强调匿名性,避免明显的象征意义。

极简主义的核心是刻意拒绝表达,因为艺术家们远离了抽象表现主义中盛行的传记和隐喻联想。相反,他们专注于创作流畅的几何作品,挑战传统的审美观念。受到俄罗斯构成主义和马塞尔·杜尚的现成品的启发,极简主义者采用了模块化制造和工业材料,创作出的作品更像工厂生产的商品,而不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极简主义的一大特色是强调作品所占据的物理空间。通过简单重复的几何形状和预制材料,极简主义作品迫使观众面对形状的组织和规模,以及他们自己的身体和视觉反应。这种方法旨在打破绘画和雕塑之间的传统区别,挑战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等批评家所信奉的形式主义教条。

古斯塔夫·蒂德霍尔姆 (Gustaf Tidholm) 的《橄榄时刻》 (Olive times) 很好地捕捉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的潮流,这幅作品是极简主义抽象主义的实践,其表面旨在玩弄观众的感知。这幅作品涂上了淡淡的橄榄绿色,这种颜色通常与和谐与和平有关,传达出宁静和乐观的感觉。艺术品的表面有圆圈纹理,深度会根据观看者的视角以及光线与画作的互动方式而变化。这幅作品背后的瑞典当代画家古斯塔夫·蒂德霍尔姆 (Gustaf Tidholm) 将日常互动和创作过程本身的经验融入到他的艺术中。事实上,他的极简主义表达不仅仅是为了暗示纯粹的综合和几何,因为它渴望传达具体的情感,如喜悦、希望、幸福、和平和信仰。这些感觉巧妙地融入了作品的结构中,引导观察者自然地沉思和参与,他们静静地、放松地欣赏单色的简单性。




查看更多文章

Artmajeur

接收我们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