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德尔·阿提亚:探索身份、历史和修复艺术

卡德尔·阿提亚:探索身份、历史和修复艺术

Selena Mattei | 2024年9月23日 12分钟阅读 0 评论
 

卡德尔·阿提亚是一位法国阿尔及利亚当代艺术家,以通过雕塑、装置和视频等多种媒介探索文化身份、殖民主义和修复等主题而闻名。他的作品经常探讨殖民历史对非西方社会的持久影响,重点关注创伤、记忆和治愈等概念。

Kader Attia,2015。作者:Franz Johann Morgenbesser,来自维基百科


卡德尔·阿蒂亚

卡德尔·阿提亚(Kader Attia,1970 年出生于法国)在巴黎和阿尔及利亚度过了童年。在就读巴黎杜佩雷高等应用艺术学校、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校以及巴塞罗那的马萨纳学校之前,他在刚果和南美洲生活了几年。他目前在柏林和巴黎之间居住和工作。

阿提亚接触过深受殖民主义、贸易和多民族历史影响的多元文化,这极大地影响了他在创作中采用的跨学科和跨文化方法。他的大部分艺术作品探讨了与社会不平等、边缘群体和后殖民经历有关的问题。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社会如何看待其历史,特别是关于剥夺、压迫、暴力和失落的主题,以及这些如何塑造个人和国家,所有这些都通过集体记忆相互联系。

“损伤与修复”的概念在阿提亚的艺术实践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为探索历史及其遗产的持续影响提供了一个视角。他的展览经常展示一些物品和装置,将明显修复过的物品(如非洲面具)与经典雕像或接受面部重建的一战老兵图像。在一次展览中,破碎的彩色玻璃碎片被组装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墙饰,象征着历史是一个支离破碎、不断演变的过程。

阿提亚对社会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使他开始探索修复的概念,并在哲学和艺术上都对其进行了发展。对他来说,修复是自然和人类固有的普遍原则,涉及不断的损失、恢复和再利用。 -挪用。它超越了个人,与性别、科学、哲学和建筑相交叉,同时连接了文化、神话和历史中更广泛的主题。




他的雕塑和装置以诗意而直接的方式审视西方文化和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探索建筑、身体、文学和历史叙事,阿提亚批判了身份——无论是个人身份还是文化身份——是如何被赋予的。在殖民权力动态下形成的。通过使用废弃的物品、文物和战争遗物,他将画廊空间变成了反思的空间,邀请观众重新思考经常被扭曲的多重历史描绘。通过这样的重新利用,他试图挑战和化解优越/劣等、传统/现代、奇异/熟悉的二元性。

2016 年,Attia 在巴黎创立了 La Colonie,这是一个旨在交流思想和促进讨论的空间。La Colonie 致力于实现人以及知识、态度和实践的非殖民化,旨在通过跨文化的交流打破知识壁垒、跨学科和跨代际的方法。其使命是解决迫切的社会和文化赔偿需求,努力重新统一支离破碎或疏远的一切。

阿提亚获得过许多著名奖项,包括 2017 年西班牙巴塞罗那米罗基金会颁发的米罗奖、2017 年韩国首尔杨铉奖和 2016 年法国巴黎马塞尔杜尚奖。




卡德尔·阿提亚:身份与沉默

卡德尔·阿提亚 (Kader Attia) 的关键作品《幽灵》(2007) 源自他母亲的雕像,灵感来自她童年时与其他虔诚的穆斯林妇女一起祈祷的记忆。他用铝箔将她包裹起来,让她跪下,制作出一个真人大小的雕像用这种反光材料制作的人物。这个过程重复了40个人物,每个人物的姿势略有不同,以网格形式排列成一个装置。后续版本包括来自不同个人的铸模。观众从后面看到这些人物,这反映了阿蒂亚小时候在巴黎清真寺狭小空间里的视角。只有当他们到达空间的另一端时,他们才意识到这些人物是空心的;罩袍般的头巾遮住了的不是脸,而是深深的空虚。

虽然“幽灵”最初是作为个人致敬,但它涉及更广泛的主题,例如对宗教的看法、对归属感的追求以及多元文化的复杂性。这些错综复杂的主题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阿提亚;他的第一件雕塑作品“梦想机器”(2003 年) ),描绘了一个戴兜帽的人凝视着一台自动售货机,里面装满了伊斯兰教禁止或与现代性相关的物品,如猪肉、酒精、美国护照和签证卡。这幅作品讽刺地强调了边缘化社区如何反映消费和主流社会的生产。

在他重要的个展“论沉默”中,展示了他过去二十年的作品,其中有两件重要的新作品被委托创作。第一件是“物体的交织”(2020 年),包括一部电影和非洲雕塑的复制品,深入探讨围绕归还殖民时代文物的复杂讨论。第二件作品是《论沉默》(2020 年),是各种假肢的装置,象征着在冲突地区失去肢体的个人的修复。位于展览中,这件作品鼓励参观者参与其主题,引发深刻的反思和对话。这些近期作品共同强调沉默是对话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与声音、动作、想象力和情感交织在一起。

阿提亚通常会放大经常被压制的边缘群体的声音。2011 年,他通过视频作品“拼贴画”扩展了这一主题,这是他与记者兼跨性别活动家 Hélène Hazera 在孟买访问期间创作的,他们在那里与海吉拉社区——自认为是第三性别的人,他们往往在融入印度社会时面临挑战。他的个人展览“论沉默”中也展出了“海吉拉系列”中的精选作品。




展览与收藏

他的个展曾在多哈的 Mathaf:阿拉伯现代艺术博物馆(2021 年)、乌得勒支的 BAK – basic voor actuele kunst(2021 年)、苏黎世美术馆(2020 年)、Sesc Pompeia São Paulo(2020 年)、伯克利艺术博物馆和太平洋电影资料馆(2019)、伦敦海沃德画廊(2019)、法国马恩河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8)、巴塞罗那胡安·米罗基金会(2018)、多伦多发电厂(2018) 2018)、汉诺威胡德艺术博物馆(2018)、巴黎东京宫(2018)、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2017)、科布伦茨路德维希博物馆(2017)、圣路易斯米尔德里德莱恩肯珀艺术博物馆(2017),市立博物馆 voor Actuele根特艺术 (SMAK) (2017)、巴黎蓬皮杜中心 (2016)、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 (2016)、洛桑州立美术博物馆 (2015)、柏林 KW 当代艺术学院 (2013) 、伦敦白教堂画廊(2013)、巴黎市现代艺术博物馆(2012)、波士顿当代艺术学院(2007)和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2006)。




此外,他的作品还参加过一些著名的群展,包括柏林 Gropius Bau 举办的“YOYI!关怀、修复、治愈”(2022 年)、首尔三星美术馆 Leeum 举办的“人类,7 个问题”(2021 年)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咆哮的二十年代》(2021 年)、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的《非洲重生》(2021 年)、苏黎世美术馆的《烟雾与镜子:咆哮的二十年代》(2020 年)、《脚踏实地》柏林 Gropius Bau 展览(2020 年)、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展览“全球(e)抵抗”(2020 年)、丹麦奥胡斯 ARoS 艺术博物馆展览“神话——文明的开始与终结”(2020 年)、“我们的世界是巴黎东京宫的《燃烧》(2020)、《幻影》迪拜贾米尔艺术中心举办的“肢体”(2019 年)、波士顿当代艺术学院和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举办的“当家不让你留:通过当代艺术进行迁移”(2019-2020 年)、太阳:全球流离失所的故事》在华盛顿特区菲利普斯收藏馆举行(2019 年)、《形式的流动》在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举行(2017 年)、《外国神:对非洲和大洋洲的迷恋》在维也纳利奥波德博物馆举行(2016 年)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但天堂正刮起风暴》(2016)、汉堡堤坝门艺术馆的《当代艺术中的毕加索》(2015)、史密森尼非洲艺术博物馆的《神曲》华盛顿特区的艺术博物馆、萨凡纳的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博物馆和法兰克福的现代艺术博物馆(2014-2015 年)、纽约新博物馆的“此处与彼处”(2014 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表演历史”(2012 年)以及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争议地形”( 2011年)。

他策划了第 12 届柏林当代艺术双年展(2022 年),并参加了许多双年展,包括第 15 届沙迦双年展(2023 年)、名古屋爱知三年展(2022 年)、光州双年展(2020 年、2018 年)、上海双年展(2018 年)、第四届和第六届马拉喀什双年展(2014 年、2016 年)、里昂双年展(2005 年、2015 年)、第 13 届卡塞尔文献展(2012 年)以及威尼斯双年展(2003 年、2011 年)。

他的作品被收藏于各大国际机构,如沙迦巴吉尔艺术基金会、蓬皮杜艺术中心、路易威登艺术基金会、法国国家当代艺术基金会、胡德艺术博物馆、波士顿当代艺术学院、墨西哥城 Jumex 博物馆、美术馆:多哈阿拉伯现代艺术博物馆、迈阿密玛格丽斯收藏馆、斯德哥尔摩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萨尔茨堡现代艺术博物馆、沙迦艺术基金会、SMAK 市立当代艺术博物馆根特的艺术博物馆、巴黎的法国兴业银行、纽约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伊斯坦布尔的 Vehbi Koç 基金会和比利时的 Vanmoerkerke 收藏馆。

相关艺术家
查看更多文章

ArtMajeur

接收我们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