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可见:吕克·图伊曼斯的艺术与记忆

超越可见:吕克·图伊曼斯的艺术与记忆

Selena Mattei | 2025年5月1日 20分钟阅读 0 评论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1958 年 6 月 14 日出生于比利时莫尔塞尔) 是一位视觉艺术家,以其探索人类与历史的关系及其忽视历史的倾向的画作而闻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忆在他的作品中无处不在。


关键要点

  • 吕克·图伊曼斯当代艺术界的杰出人物,以其发人深省的画作而闻名。
  • 他的作品探索了历史的复杂性及其对人类感知的影响。
  • 图伊曼斯的具象绘画挑战观众重新思考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 这位艺术家的创新方法使他在艺术界享有盛誉。
  • 图伊曼斯的作品继续激励着新一代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

吕克·图伊曼斯(1958年出生于比利时莫尔塞尔)是一位视觉艺术家,以其探索记忆、历史和表象之间关系的绘画作品而闻名。他的作品经常探讨二战、殖民主义和政治紧张局势等主题,其特点是受照片和电影启发的柔和色调和模糊图像。在从事电影制作一段时间后,图伊曼斯发展出了一种敏捷、概念丰富的绘画风格,并在泰特现代美术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举办展览,获得了全球认可。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策展人和教育家。图伊曼斯生活和工作于安特卫普,他的作品被众多国际知名博物馆收藏。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1958年6月14日出生于比利时莫尔塞尔)是一位视觉艺术家,以其探索人类与历史的关系及其忽视历史的倾向的绘画作品而闻名。二战的记忆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作为当代欧洲具象绘画的领军人物,图伊曼斯在数字技术主导的时代,再次肯定了绘画媒介的现实意义。

他的许多作品深入探讨道德的复杂性,展现善与恶的共存。他的作品主题广泛,从大屠杀等重大历史创伤,到圣诞装饰品或墙纸等看似微不足道的图像,都强调了日常生活的模糊性。

图伊曼斯的绘画技法以柔和的色调和快速湿润的笔触为特色。他经常刻意模糊的图像源自照片、电影或他自己的素描和快照。这种模糊效果是通过笔触精心构建的,绝非出于擦除或偶然。

他的艺术体现了形式与概念对立之间的张力:尽管其技法常常令人联想到“病态”,但也展现了绘画本身带来的感官愉悦。他的标题为图像增添了象征性的层次,引发超越视觉呈现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图伊曼斯经常创作系列作品,通过重复、变化和不断提炼,构建一种视觉语言。在完成一幅画作之前——通常一天之内——他会创作大量的草图、水彩画和影印件。

吕克·图伊曼斯:描绘历史的阴影

图伊曼斯在安特卫普附近的莫尔瑟尔长大,他的家庭深受二战遗留的矛盾影响:他的母亲是荷兰人,参与了抵抗运动;而父亲的亲戚则同情纳粹意识形态。这些悬而未决的家庭矛盾深深地塑造了他的艺术感知力。

他从小就展现出对艺术的强烈兴趣。在津德尔特度假期间赢得绘画比赛是他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这让他对艺术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另一段重要的经历发生在他八九岁左右,当时他参观了海牙艺术博物馆,欣赏了一幅蒙德里安的画作,这让他感受到了抽象艺术的巨大力量。

图伊曼斯于1976年在布鲁塞尔圣卢卡斯学院开始正式学习艺术,后来继续在坎布雷艺术学院和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在此期间,他前往布达佩斯,深受埃尔·格列柯画作的影响。在尝试了一段时间的电影创作后,他最终获得了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艺术史学位。


吕克·图伊曼斯:绘画中独特声音的演变

吕克·图伊曼斯的艺术之旅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他的技术和理念都经历了快速演变。1972年至1994年间,他创作了近200幅画作,最早的作品是他1977年的早期作品《自画像》,这幅作品在他还是学生时就赢得了一场全国性比赛。他最初的项目,例如与马克·谢珀斯合作的《莫尔根》 (1979-80),将摄影与社区历史相结合,暗示了他未来的主题兴趣。

1980年至1985年,图伊曼斯暂停绘画创作,转而探索电影制作,创作了《人工之火》(Feu d'artifice)等实验性作品。1985年,他重拾画布,采用快速的一日作画流程,这标志着他日臻成熟的风格。这一时期的作品常常反思二战留下的创伤,直面艺术传统叙事的崩塌。其中值得关注的作品包括《煤气屋》 (Gaskamer,1986年)和《时代》( Die Zeit ,1988年),它们将历史记忆与令人难忘的视觉极简主义融为一体。

肖像画成为另一个重点:图伊曼斯非个人化的面孔和身体与其说是心理学研究,不如说更像是空壳,这在《诊断一瞥》 (1992)中尤为明显。自始至终,他都在探索深刻的概念对比,例如虚荣与象征主义,正如他在理论文本《虚荣的病毒》中所概述的那样。

1994 年,图伊曼斯在大卫·茨维尔纳画廊首次在北美展出《迷信》 ,巩固了他通过稀疏、神秘的画作探讨历史遗忘症的声誉。

全球认可与视野拓展(1995年至今)

自1995年起,图伊曼斯的艺术生涯在国际上不断拓展,举办了超过140场联展和数十场个展。他1995年的系列作品《故乡》(Heimat)直面弗兰德民族主义和政治极端主义,而他1996年的系列作品《遗产》 (Heritage)则回应了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后美国文化的焦虑。

21世纪初,出现了一些充满政治意味的系列作品,例如《姆瓦纳·基托科》(Mwana Kitoko ,2000年),反思了比利时在刚果的殖民历史。出乎意料的是,在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2002年)上,图伊曼斯以巨幅静物画反击了9·11事件后的全球预期,强调平庸而非耸人听闻。

随后,他分别在泰特现代美术馆(2004年)和塞拉尔维斯博物馆(2006年)举办了大型回顾展。2007年至2019年间,他创作了180幅画作,以及壁画和纺织品作品。在此期间,他的主要展览,包括《亡魂》 (2007年)和《魔法的管理》 (2008年),探讨了信仰、教育和大众文化之间的交汇。

图伊曼斯后期的项目包括强有力的场域特定装置,例如为波兰奥特沃茨克创作的《夜》 (2012 年)和在多哈展出的令人难忘的《竞技场》系列(2016 年),这些作品探索了暴力和历史创伤。

除了画布之外,图伊曼斯还创作了场域特定壁画、错综复杂的马赛克作品,例如在安特卫普MAS艺术中心创作的《死亡头骨》 (2010),以及大量运用实验性版画技法创作的平面作品。在所有媒介中,他的创作始终致力于探寻历史、记忆与表象之间模糊的界限。


吕克·图伊曼斯:一位富有远见的策展人和积极参与的教育家

除了辉煌的绘画生涯外,吕克·图伊曼斯作为策展人也享有盛誉。他首个重要策展项目是安特卫普当代艺术博物馆(M HKA)和NICC的“ Trouble Spot: Painting” (1999),汇集了约50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格哈德·里希特、埃尔斯沃斯·凯利和安迪·沃霍尔。图伊曼斯旨在“探索绘画的边界”,关注艺术品之间的视觉对话。

在整个21世纪,图伊曼斯策划了多个重要展览,例如2002年在安特卫普举办的“房间”展览,以及2006年在比利时发起的一场全国性艺术行动——“警报/警报”(Sirene/Alarm ),该展览旨在呼吁对政治极端主义保持宽容。他还策划了2007年在布鲁塞尔BOZAR艺术中心举办的“禁忌帝国”展览,展出了中国和弗兰德斯艺术家的作品;之后,他又策划了2010年在布鲁塞尔和北京展出的比利时-中国合作展览“事态”。

其他值得关注的策展项目包括施泰德博物馆的“重新思考” (2009)、伦敦的“缝隙” (2013)以及德累斯顿的“康斯特布尔、德拉克洛瓦、弗里德里希、戈雅:感官冲击” (2013),探索浪漫主义到当代艺术的演变。他还策划了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吕克·图伊曼斯的詹姆斯·恩索尔” (2016)以及在安特卫普和米兰举办的“血色/血路德” (2018)等展览,这些展览探讨了巴洛克风格的影响。

吕克·图伊曼斯:通过讲座和研讨会分享知识

图伊曼斯对艺术的投入远不止策展:他还是一位活跃的教育家和公众演说家。作为阿姆斯特丹著名的国立艺术学院的客座导师,他指导了宝琳娜·奥洛夫斯卡和伊万·格鲁巴诺夫等新兴艺术家。2008年,他被任命为法兰克福施泰德艺术学院的马克斯·贝克曼基金会教授,该职位此前由威廉·肯特里奇担任。

他的教学和演讲足迹遍布全球各大机构。他曾在芝加哥大学(1995年)发表演讲,参加柏林汉堡火车站(2001年)和巴塞尔贝耶勒基金会(2000年)的高级研讨会,并在墨西哥城塔马约博物馆和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等博物馆发表演讲。

图伊曼斯经常在演讲中探讨广泛的文化和哲学议题,例如数字时代绘画的未来、历史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以及记忆、政治与美学的交汇。他参与的著名活动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06年)、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2010年)的讨论,以及在布鲁塞尔与建筑师雷姆·库哈斯的公开对话(2011年)。

即使在最近几年,他仍然继续与世界各地的观众互动,并在 Frieze Talks(2012 年)、斯莱德美术学院(2016 年)和伦敦皇家艺术学院(2017 年)等地发表演讲。


吕克·图伊曼斯:从默默无闻到全球赞誉

1985年至2016年间,吕克·图伊曼斯举办了100多场个展,其中70多场在国际范围内举办。他的首场个展于1985年在奥斯坦德历史悠久的温泉宫(Thermae Palace)的一个废弃游泳池举行——选择这个地点是因为它与詹姆斯·恩索尔(James Ensor)和莱昂·施皮利亚特(Léon Spilliaert)——两位对他的艺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艺术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这场展览的观众不多,但意义非凡,标志着图伊曼斯首次在工作室之外展示自己的作品。

随后,图伊曼斯在安特卫普(1988年)以及奥斯坦德的PMMK和根特的SMAK(1990年)等主要博物馆举办了早期展览。他的突破源于1992年第九届文献展以及在伯尔尼美术馆和法兰克福门廊艺术中心的重要展览,之后他的展览足迹遍布欧洲和北美。2001年,图伊曼斯代表比利时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

在整个21世纪,他的回顾展在各大机构举办,包括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波尔图塞拉尔维斯博物馆和慕尼黑艺术之家。他的首场美国回顾展于2009年在韦克斯纳中心举行,随后巡展至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达拉斯艺术博物馆和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之后,他举办的展览,例如在布鲁塞尔、莫斯科、马尔默举办的《对抗白日》和在多哈举办的《不宽容》,巩固了他的国际声誉。2019年,在威尼斯格拉西宫举办的《皮肤》展览汇集了他的80件作品,确立了他作为当代艺术领军人物的地位。

塑造集体记忆:图伊曼斯作品展及全球收藏

除了个展之外,图伊曼斯在1985年至2016年间参加了超过350场联展,包括第九届和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 “无限绘画” (意大利马宁别墅)、 “什么是绘画?”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现代生活的绘画” (伦敦海沃德画廊)。他的作品始终在不同的国际平台上探讨历史、记忆和表象等主题。

2019 年,由伊娃·迈耶-赫尔曼 (Eva Meyer-Hermann) 编辑的综合作品图录出版,共三卷,记录了 564 幅画作,涵盖了艺术家从 1972 年到 2018 年的整个职业生涯。

图伊曼斯在艺术市场上迅速蹿红。截至2019年,他的作品50%在美国拍卖市场成交,其中《谣言》 (2001年)在2013年佳士得纽约拍卖会上创下了近270万美元的成交纪录。图伊曼斯跻身作品最畅销、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列,并于2016年被《ArtReview》评为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荣誉与个人生活

图伊曼斯的成就为他赢得了众多荣誉:比利时利奥波德勋章司令勋章、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外籍荣誉院士,以及马克斯·贝克曼基金会和弗拉芒文化奖等知名机构颁发的奖项。他还拥有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安特卫普大学和波兹南艺术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图伊曼斯1958年出生于莫尔塞尔,现居安特卫普并在那里工作。1999年,他与委内瑞拉艺术家卡拉·阿罗查(Carla Arocha)结婚,两人在一场重要的美国展览中相识。

他的作品被收藏于世界上许多最重要的公共收藏机构,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常问问题

是什么启发了吕克·图伊曼斯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探索历史?

吕克·图伊曼斯早年在战后比利时的生活以及他的家族历史,包括他母亲参与荷兰抵抗运动以及他父亲据称同情纳粹意识形态,极大地影响了他对历史和道德复杂性的迷恋。

吕克·图伊曼斯如何在他的画作中运用色彩?

图伊曼斯以其柔和的色调和内敛的用色而闻名,这种风格营造出一种不安感,并将观众吸引到他作品中探讨的复杂主题中。

吕克·图伊曼斯的“毒气室”系列有何意义?

《毒气室》系列体现了图伊曼斯通过使用象征性表现而非直接描绘来表现不可言说之事的方法,让观众参与到历史创伤的复杂性中。

吕克·图伊曼斯的作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受到了怎样的评价?

图伊曼斯的作品在泰特现代美术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博物馆的大型回顾展上获得了广泛好评,而欧洲和美国的接受度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背景。

针对吕克·图伊曼斯 (Luc Tuymans) 的艺术挪用诉讼结果如何?

该诉讼提出了关于艺术挪用的法律界限以及艺术自由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平衡的重要问题,凸显了在当代艺术中使用现有图像的复杂性。

吕克·图伊曼斯是如何进行绘画创作的?

图伊曼斯的创作过程以彻底的研究和准备为特点,涉及档案调查、初步绘图和研究,以确保他的画作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具有智力吸引力。

吕克·图伊曼斯对当代艺术有何影响?

图伊曼斯的创新绘画方法影响了新一代艺术家,对当代艺术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他的作品在艺术教育领域继续受到研究。

吕克·图伊曼斯在他的艺术作品中通常描绘哪些主题?

图伊曼斯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重大的历史时刻到日常物品的平凡,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与我们日常生活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关注。
相关艺术家
查看更多文章
 

ArtMajeur

接收我们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