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艺术市场

香港:新艺术市场

Olimpia Gaia Martinelli | 2022年4月20日 8分钟阅读 1 评论
 

Covid-19 大流行已经损害并永远改变了西方艺术市场,导致重要的博览会和活动取消,以及一些画廊不可避免的关闭。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亚洲世界展现了它所有的力量和韧性,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Jerome Guillet,香港大道。绘画,80 x 80 厘米。

Covid-19 如何改变艺术市场?

Covid-19 大流行已经损害并永远改变了西方艺术市场,导致重要的博览会和活动取消,以及一些画廊不可避免的关闭。然而,在这种背景下,亚洲世界展现了它的全部力量和韧性,以创纪录的艺术品拍卖和交易会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这些拍卖会和博览会完全按照大流行的指导方针组织起来,向艺术家和作品展示了全球层面。事实上,在 Covid-19 的浪潮中,香港这座城市与纽约和伦敦这些传奇而永恒的城市一起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中心之一。然而,这一消息不应让我们感到惊讶,因为上述中国城市自古以来就是该国传统艺术贸易的中心,其地缘战略位置随后将其转变为西方与中国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东方。事实上,它作为国际金融和商业中心的地位,以及靠近中国大陆广阔市场的优势,已经吸引了国际拍卖行、艺博会、画廊等全球主要艺术界人士的关注。 ,它们位于那里。总而言之,香港艺术市场的弹性得益于这座城市宝贵的博物馆、公共艺术机构、数十家国际画廊、蓬勃发展的艺术相关专业服务生态系统以及庞大的市场规模,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尽管受到 Covid-19 的社会经济影响,拍卖和交易会仍确保了艺术业务。在此背景下,以亚洲,尤其是本特别行政区为首的潜在和未来经济复苏的想法正在获得动力。

Fokda, Cyber Hong Kong ,2020。数字艺术,多种格式可供选择。

塞尔吉奥·卡普齐马蒂,所有这些瞬间都会消失在时间里,2022 年。纸本数码照片,60 x 42 厘米。

香港战胜伦敦

正如预期的那样,在这个大流行的时代,西方艺术市场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平均销售额下降了 36%。这些可怕的数字不包括亚洲大陆,例如,西方世界最大的两家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成交额占全球销售额的 30% 至 34%。事实上,根据艺术市场分析公司 ArtTactic 的报告,2020 年香港超越伦敦成为当代拍卖市场,仅次于纽约。因此,亚洲客户有史以来第一次推动了全球支出,这一趋势不仅限于拍卖行。香港艺术画廊和艺博会的工作也很好地展示了亚洲对 Covid-19 的复原力,举世闻名的巴塞尔艺术展是 2020 年在上述中国城市举行的唯一一场实体活动,就证明了这一点。

菲利普·曼森, 《庇护所》, 2021 年。亚麻帆布上的丙烯酸/油彩,92 x 73 厘米。

香港:胜利崛起的简史

很多时候,即使是最有经验的艺术爱好者,也相信香港进入全球市场只能追溯到大约十年前。然而,事实上,这座城市在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美术和古董的重要交易中心。事实上,20世纪第一批中国收藏家、富商和实业家从中国大陆移居香港,带来了资本和大量文化宝藏。尤其是中国艺术品和古董贸易在 1970 年代开始增长,当时当地收藏家形成了坚实的市场支柱。就在 1971 年 11 月,总部位于伦敦的苏富比在香港举行了首次拍卖会。此次被《纽约时报》形容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的巨大影响决定了全球市场对上述城市的兴趣,这座城市既代表了中国艺术品的销售宝库,以及进入“新”和蓬勃发展的艺术业务的切入点。就当代世界而言,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市场之一,2019 年估计价值达到 641 亿美元,占全球艺术市场份额的 18%,仅次于美国(44%)和英国(20%)。

Patricia Blanchet-Olivier,雨中的香港。亚麻帆布油画,80 x 80 厘米。

Nathalie Lemaitre,广州,2018 年。布面油画/拼贴画,145 x 89 厘米。

香港:时事

2008 年是香港成为亚洲领先艺术中心的决定性一年。事实上,苏富比和佳士得在那里合并了他们的销售,香港首个大型国际艺术博览会 ART HK 或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开幕。随后,后者的成功吸引了瑞士展览巨头 MCH Swiss Exibition (Basel) Ltd 收购其 60% 的股份,并于 2013 年将其更名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艺术画廊在香港开设,该活动已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香港艺术市场。此外,上述的艺术行动也促进了本地艺术界的发展,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Serge Horta, HH 系列 # 1,2014 年。纸本数码照片,80 x 120 厘米。

Sven Pfrommer,香港市中心 VI ,2015 年。有机玻璃上的模拟打印,100 x 100 厘米。

有趣的事实:香港一些破纪录的销售

- 法籍华裔画家常玉(1895-1966)的画作 Quatre Nus 在香港苏富比以 2.58 亿港元(合 3,330 万美元)成交,是 2020 年最昂贵的 10 件艺术品之一。

- 德国大师格哈德·里希特 (Gerhard Richter) 的画作Abstraktes Bild在香港苏富比以 2.146 亿港元(2,920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成为亚洲拍卖史上最昂贵的西方艺术品。

- 常玉的画作《青花花坛中的白菊花》在香港佳士得以 1.923亿港元(2480 万美元)成交,刷新了这位华裔法国艺术家的静物拍卖纪录。

Adrian One, ICC 香港,2008 年。摄影,多种格式可供选择。

艺术的未来在亚洲吗?

中国艺术市场和场景的丰富性、韧性和适应性,再加上不可阻挡的总体经济增长和高净值人士数量的增加,使亚洲成为我们未来无可争议的主角之一,它很可能在其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因此,香港作为亚洲大陆的主要艺术中心,将在至少包括未来十年的时间范围内继续主导艺术市场的增长和成功。


通过浏览收藏,继续发现讲述大城市的作品: 香港 |艺术品东京 |艺术品

查看更多文章
 

ArtMajeur

接收我们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