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点
- 佳士得首次人工智能艺术品拍卖会成交额达 728,784 美元
- 48% 的竞标者是千禧一代和 Z 世代
- 37% 的参与者是佳士得的新参与者
- 展出了 30 多件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
佳士得于2025年3月5日举行了一场开创性的拍卖会,这标志着数字艺术历史的转折点。此次史无前例的活动筹集了728,784 美元,表明人工智能(AI)引发了人们对艺术日益增长的兴趣,并重新定义了艺术市场的标准。
数字艺术空前热潮
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收藏家,包括千禧一代和 Z 世代,他们占竞标者的 48%。如此强烈的参与度反映了艺术爱好者喜好的转变,他们越来越青睐科技带来的作品。
此外,佳士得还吸引了新的受众:37% 的买家是新收藏家,证实了数字艺术在国际市场上的增长和民主化。
销售记录:Refik Anadol 成为头条新闻
此次拍卖共计 34 件拍品,其中最成功的是Refik Anadol 的“机器幻觉 - ISS 之梦 - A” 。该作品的售价为 277,200 美元,远高于最初估价的 150,000 至 200,000 美元,展示了人工智能将数据转化为迷人视觉体验的强大力量。
其他在此次拍卖会上崭露头角的艺术家还包括Holly Herndon 和 Mat Dryhurst ,他们的作品《嵌入研究 1 & 2 》以 94,500 美元的价格售出,超过了其最高估价。
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功,仍有 14 件拍品未能找到买家或以低于预期的价格售出,进一步凸显了人工智能艺术品市场的不稳定性。
备受争议的出售
此次历史性的拍卖虽然确立了人工智能作为合法艺术媒介的地位,但它还是在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艺术家对此表示不满,谴责未经同意就使用他们的作品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一封由约 6,490 名艺术家签名的公开信已发布,表达了对版权以及人工智能对传统创作的影响的担忧。
尽管存在这些争议,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品仍然吸引着收藏家: 75%的艺术品买家愿意购买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而40%的艺术家已经将其融入到他们的创作过程中。
人工智能驱动的艺术品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专项展览的规模在一年内增长了 150% ,专家估计到2025 年该行业的规模可能达到 10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