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巨头沃伦·巴菲特的阴影下,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艺术家,她的故事值得关注——妮可·巴菲特。虽然沃伦·巴菲特因其投资能力和节俭的生活方式而闻名于世,但他的孙女妮可一直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开辟自己独特的艺术家之路,专门研究抽象风景的迷人领域。
妮可的旅程与巴菲特家族巨额财富相关的传统叙述不同。尽管有着显赫的姓氏,她却发现自己与家族财富疏远了。 2006 年,她参与杰米·约翰逊 (Jamie Johnson) 拍摄的纪录片《百分之一》(The One Percent) 后,她与著名祖父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该片深入探讨了美国最富有的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这部纪录片在家里引起了争议,导致沃伦·巴菲特给她写了一封信,坚定地表示:“我没有在情感上或法律上收养你作为孙子,我的家人也没有收养你作为侄女或表兄弟。”
考虑到妮可早年与祖父的经历,这种突然的裂痕尤其令人心酸。她深情地回忆起 4 岁至 11 岁期间几乎每个圣诞节都与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一起度过的情景,并经常在春假期间拜访他在奥马哈的家。这些珍贵的记忆与她祖父措辞严厉的信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思考他们家庭动态的演变。
妮可一生中的重要人物是巴菲特的第一任妻子苏珊,她于 2004 年去世。尽管他们自 1977 年分居以来,苏珊仍然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并以其富有同情心的精神而闻名。在她的遗嘱中,她将妮可列为她“最爱的孙子”之一,并遗赠了她一大笔 10 万美元的遗产。苏珊的遗嘱明确规定,妮可“将享有相同的地位和福利……就像我儿子彼得·A·巴菲特的孩子一样”。
尽管失去了家庭经济来源,妮可仍坚定地追求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她在大流行开始时踏上了不可替代代币(NFT)的旅程,并表示:“将我的工作转化为数字领域使我能够在不同层面上开辟新的维度。”虽然妮可拥抱数字艺术,但她仍然牢牢扎根于传统媒介,创作实体艺术作品,作为与数字领域之外的起源联系的一种方式。
沃伦·巴菲特对数字货币的立场非常明确,经常表达对加密货币的怀疑和蔑视,称其“有风险且毫无价值”,缺乏任何内在价值或生产能力。
然而,事情发生了有趣的转变,NFT 成为了妮可和她祖父之间重新建立关系的桥梁。据 Coindesk 报道,沃伦·巴菲特通过电子邮件与妮可联系,表达了他对她的数字艺术事业的支持,这是他们多年来的首次接触。 Nicole 解释说,她的祖父对她在奥马哈举办的基于 NFT 的艺术展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她认识到它为艺术家提供了展示作品、靠才华谋生和表达自我的机会。
这一发展正值另类投资策略势头强劲之际,尤其是在散户投资者中。虽然 NFT 的受欢迎程度经历了波动,日交易量一度达到数十亿美元,但其他替代品,例如 StartEngine 等初创投资平台,已经获得了关注。这些平台在持续的投资活动中吸引了超过 1800 万美元的散户投资者。
沃伦·巴菲特一贯主张个人通过努力工作和优点开辟自己的成功之路。他强调,他的子孙不应指望继承他的巨额财富,强调自力更生和个人发展的价值。巴菲特承诺将其 99% 的财富捐赠给慈善组织,主要是通过盖茨基金会,留下了持久的慈善遗产,反映了他的孙女对艺术之旅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