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涛yitao 刘liu  画廊gallery 个人资料图片

怡涛yitao 刘liu 画廊gallery

返回列表 2007年5月4日新增

彩墨成诗寄真情

普洱日报2011年5月20日文章:

《刘怡涛:彩墨成诗寄真情》

马雨果



编者按:有这样一个普洱人,虽然他已经扬名海内外,可是,家乡人对他的了解却是少之又少,他始终饱含着激情与热情,致力于把对自然界的感悟用灵动的画笔渲染出来,通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他在工笔花鸟画的艺术天地里树立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备受世人关注,他就是以工笔花鸟画而闻名的画家刘怡涛。
人物档案:刘怡涛,普洱人,中国文联授予97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协常务理事,云南省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云南省政协特聘画家,云南九三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云南书画院研究员。国画作品入选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国家文化部2007中国绘画艺术特展等重大展览;曾获六、七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铜牌奖;中国美协主办的金钗奖、佳作奖、三等奖、百杰奖。其作品载入中国美术史权威典籍《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个展在澳、港、泰、英、马、美等地先后举行21次。出版有画集12本,画论专著一部。



刘怡涛近照



40年前,那个当时还叫刘柶的懵懂青年带着几分不舍,怀揣着沉甸甸的梦想走出了普洱的大地。而今,他又回到了普洱,虽然他的名字已经改为了刘怡涛,并在画坛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大家”,可是,他的乡音仍未改,他对故乡的深情仍未变,他作品中故乡的点滴仍清晰可见……
4月,记者有幸遇见了回普洱参加茶叶节百名画家采风活动的刘怡涛,虽然已是画坛很有名气的画家,却谦和有礼,在与我这样一个后生交谈时,他并没有人们传统印象中艺术家的那种狂傲和盛气凌人,而是耐心地给我普及了一些工笔画的知识,认真地回答每一个我抛出的问题,亲切的让我马上就消除了局促与不安,于是,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带着许多的好奇和新鲜,我就这样走进了他的艺术世界……


从刘柶到刘怡涛
执着追求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息

刘怡涛除了是艺术家,还拥有教授、研究员等一系列头衔,其实,他准确的身份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专业从事植物科学画工作。
1955年,刘怡涛出生于宁洱县城一个书香门第,取名刘柶,字怡涛,但是,成年以后,由于这个“柶”字很多人不会读,新华字典中也找不到,发表作品时经常被人用铅字拼为“刘木四”,甚至还有一次,他在办理某证件时,还被人改名成了“刘相”,所以,苦恼不堪的他索性就把字“怡涛”拿来做了名。
在宁洱度过的童年时光以及这里的历史和文化给予了他一次次心灵上的震撼,并赋予了他很多的灵感,在哥哥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对绘画的喜爱,经常为学校和班级绘画墙报及大字报刊头,闲暇的时间,他也多半是在静静地一个人描绘着心中的画卷。



灿若云霞木棉花 132x180cm《中国当代名家精品集·刘怡涛》荣宝斋画谱花鸟部分刘怡涛绘


1971年,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他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西双版纳热带植物所参加工作,开始,他只是一名砖瓦窑工人,每天必须灰头土脸地为生存而艰辛劳作,但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一有时间就会拿起纸和笔,画研究所里那些美丽的或是稀奇的热带植物。在那个年代,他的这一爱好还受到了很多工友的嘲笑,可是,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个爱好,让他的职业生涯出现了转机。当时,热植所所长,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要着手编《中国植物志》的热带科部分,需要3名画植物的人来为该书做插图,刘怡涛听说这个事情后,就认真画了三幅类似插图的作品,毛遂自荐地给了蔡希陶教授,蔡老十分欣赏他的技艺,便让他成为了一个专门从事植物科学画的员工,被调到了植物分类室,也就是从这时起,刘怡涛开始了他专门作画的生涯。
当时,对从未上过一天专业课的刘怡涛来说,要画好植物画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也许是他长期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每天与花草为伴,呼吸着天地之灵气,养成了静心平气、循自然脉博、合艺术情理的品格基础,他作画平静怡然,既在传统的笔墨关系中寻觅深刻的启示,又在突破传统规范中创造工笔花鸟画新的境界和新的表现方式。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和省内的画家到西双版纳采风,吴冠中、范曾,还有云南的丁绍光、王晋元等许多画家都来了,他亲自陪他们采风,在这个过程中,他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绘画的造型能力以及作为一个艺术家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再加之自身的勤奋与悟性,他的画很快有了独特的韵味。一般人画植物,大多是照着植物标本画,他却是画活的植物,大花山牵牛、石斛、千年古树藤,小桥流水、深山幽壑……在他的笔下,既形神兼备,又透着野逸。呈现出他对自然对花鸟的深遂洞察力和思考力,在布局经营和设色统调上有独到之处。
来版纳的画家多了,刘怡涛的学习种类也变得丰富起来,来什么画种的画家,他便跟着学习该画种,于是油画、水粉、国画,人物、山水、花鸟、写意、工笔皆有,这使得刘怡涛在日后的花鸟画创作中,极大地丰富了表现技法,连构图也不再是单一的折枝花鸟,一向简约工整的传统花鸟画,在刘怡涛的笔下,显现出了一种别样的风格。
他的作品中,最被人熟知的恐怕要数他荣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的《幽林泉石》,此作品打破了传统花鸟画的格局,花鸟林泉树木交织点染,古藤盘扎,大树苍苍。透出幽静雅致之美。获得国家级美展优秀作品奖的《迷蒙月色弥幽壑》,笔墨韵致不守旧,不拘泥,画面水墨淋漓,湿气蒸腾。那岩石苔藓的质感,流泉漩出的微漪,使人仿佛置身彼地而流连忘返。还有《空谷幽兰》、《幽谷春韵》、《幽林奇葩》……一个幽字,活脱脱道出了热带雨林的幽暗、幽静、幽深、幽远。
中央工艺美院教授,美术评论家李砚祖曾经这样评价刘怡涛的作品:刘怡涛的花鸟画清新俊美。他在布局经营和设色统调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传统工笔花鸟画多折枝花卉,构图疏落,背景及衬物与主体景物之间缺乏一种自然的原生关系,而刘怡涛的作品却显得“满”而“密”,明朗鲜脱的主体花卉由密密层层的背景相托,完全是大自然中万木峥嵘、百花争艳的集中写照,毫无拼凑之感。



茂林清涧野卉馨156.5x180cm中国当代名家精品集4 荣宝斋画谱花鸟部分刘怡涛绘.





从国内到国际
创作路上硕果累累




刘怡涛至今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办画展的情景,那是1991年,他在北京中央美院画廊举办了首次个展。他介绍说:“在当时的环境下,第一次办个展非常不易,为此,在筹备期间,我选了八张画印了个小册子及请柬在北京散发,同时也寄给了远在香港、台湾的一些画廊,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可是,在到邮局寄请柬的时候,发现寄往港、台的请柬超重了。“当时的国际邮费很贵,工资不高的我,为了省钱,干脆把请柬撕成了两半,只装入写有内容的那页,就这样邮出了‘橄榄枝’。画展开幕后,我还真见到了手持半张请柬的客人,我一下就明白了,他是港台来的,真有按耐不住的惊喜,那半张请帖真是含金量大,当时成交了一批作品,此后的香港展览也赖于此。”刘怡涛笑着回忆起了这段往事。
在这次个展之后,刘怡涛成为了焦点人物,他的画风在当时的美术界独树一帜,特色鲜明,《人民日报》等媒体都对他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1995年10月,应苏格兰中国友好协会邀请,刘怡涛带着93幅作品远赴英国进行艺术交流访问,并在苏格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国立美术博物馆举行了画展。其实,此次到英国举办展览,对刘怡涛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展览的主办方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了层层严格的筛选,最终才选择了活跃于中国画坛,其作品既继承中国画传统艺术又有时代精神的刘怡涛。此次展览得到了英国各界的好评,当地的英文、中文等多家媒体均做了专题采访报道,甚至还有很多人不惜重金,只为求得一幅他的作品。
1997年,对刘怡涛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他荣获了中国画坛百杰奖,这一奖项是在全国美术界来说是含金量很高的奖项,能获此殊荣,对他的艺术作品是很大的肯定,同时,也赋予了他更大的动力。自此之后,他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阔。


心灵之笔描绘灵动天地



刘怡涛的作品中,不乏山茶花、兰花等普洱常见的物种,《普洱茶与红点頦》、《普洱茶花今又开》等佳作,是他在无量山、景迈山考察期间创作的作品,谈起和普洱有关的作品,刘怡涛这样说:“作为普洱人,一直想画一组以普洱茶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多次深入观察,觉得还是深山老树茶适合表现,它们是那么地自然,舒展。”而用中国画工笔花鸟的形式表现普洱茶的原生态,则尚属首例,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只见他笔下的茶花十分灵动鲜活,无论是含苞待放还是花叶的舒展,百态千姿栩栩如生,小小方寸间,展现出的是一幅立体的风景,却毫无拼凑和单调之感。那奔放而灵动的色彩,匠心独具的构图总能让人叹为观止。
成名以后,刘怡涛不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压力和烦恼也随之而来。“有一次,有位企业家让我为他绘一幅《两只黄鹂鸣翠柳》的画卷,绘好以后,他非要我再加上一只黄鹂,根本不顾构图和意境,很让我悲哀。”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明知他的专长却让他画肖像的、不顾他的想法让他画这样画那样等。还有很多登门拜师学艺的,抱着一堆钱来索画的……虽然这些事情让他很难堪,但是他却笑笑说:“其实,这些现象也说明现在人们已经在关注艺术,享受艺术,我觉得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对我们这些搞艺术的人来说应该看作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浏览他的画作之余,他的作品名称也透露出了他的浪漫情怀和对艺术的独特领悟,《幽林泉石》、《雨林春酣图》、《茂林清涧野卉馨》在给人以静谧而葱郁的美感的同时,还让人感受到了他如诗人一般的浪漫情怀,刘怡涛曾说:我向往一种诗意的境界。艺术的真谛,在于有诗的灵性。的确,他始终把画笔当做抒写情怀的笔,或浓或淡,把胸中流淌的情感跃然于纸上,呈现出诗一般的意境美。
在和刘怡涛交谈中,记者发现,似乎在他心中已经安放下了一个“植物王国”,各种植物的种类和名称他已经烂熟于心。多年的积淀,他对艺术和创作有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艺术创作不是单一的事情,而应该是理论、生活、技巧共同学习进步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所以,在画画之余,已成名家的他,还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力求艺术上不断的升华。
近期,刘怡涛又出了新的画册,并又为云南省政府会议中心刚刚创作完成巨幅作品《春拂雨林百花盛》,紧接着,还有很多的工作等待着他去完成。虽然忙碌,但是他的决定却仍未动摇:他要回到普洱生活,并把工作重心放在这里,继续用笔墨为他这片心爱的土地吟唱心灵的诗歌。


幽林泉石 132×132cm刘怡涛作荣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




转载自《普洱日报新闻网》news/view.asp?id=43119

Artmajeur

接收我们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