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z Mei Wong 个人资料图片

Tsz Mei Wong

返回列表 2011年8月15日新增

創作途中的反思——荷花系列之五的雛形(上)

沒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襟懷是很難從事真正的文化工作的;特別是在香港這資本主義極度發達的金融城市,一個人口稠密的彈丸之地,無論從事甚麼行業都是競爭劇烈的,人的意識經常處於拼搏出一己生存空間的狀態,所謂千秋功德又怎可能成為當下議題呢! 銷場競爭越激烈,令作為新聞、文化載體的報章能有耐讀而讓人生起悠揚思索的文章越少,而且報章能生存的時間亦越來越短。從前買回來的報紙能令人用心去看,去消磨時間。現今免費派發,拿到之後,在港鐵列車內匆忙地翻閱標題,到站時送給賺取廢紙回收價錢的守候者,免得帶回家花時間再翻。新聞、文化不值錢,變得只是剎那的存在,立即墮入輪回。又還是文化訊息剛出生,就馬上死亡;它就如躺於大自然中的屍體,有群集著、守候著的禿鷹來將之收拾。 其實現代人局限於種種利潤至上的短暫原則中,雖活於表像繁華的摩登城市裡,自由的心靈卻經常地處於壓抑、扭曲、焦慮等狀態。各式各樣的文化資訊多得有如遍地開花,自開自放,而且多的是曇花一現,水流花落,生命歷程短暫。可以這樣說:文化訊息的搖籃中,每天都在誕生死去的嬰兒。實際上,人的精神除了利潤的計度外,還需要精神食糧來滋養;可惜,有生命力的文化難以成長。我們見到繽紛的文藝景象,只不過是文化沙漠中的海市蜃樓,或是文化影子的投影。但成長於斯,就得適應這種乾枯的氣候。 「碧沼停寒玉,紅蕖映綠波,妝凝朝日麗,香逐晚風多,遊戲金鱗出,飛揚翠羽過,納涼依水榭,還續釆蓮歌」,以上是明朝詩人的一首詠蓮詩。詩意蘊含豐富的意像:一片碧波盪漾的水面,田田綠葉中,除了紅蓮給映襯得格外耀眼,那有如寒玉的白蓮更能令人暑氣全消;何況更有香氣隨晚風送來,又時見金魚,或是錦鯉出沒於池面,還有翠鳥間中掠過呢!這美的景象令置身當中台榭納涼的詩人不期然地作起釆蓮曲來。朗誦這小詩能把生氣勃勃的碧沼化成清泉流進心田,涼意滲入心脾,好一個清涼世界。 對另一清涼世界的嚮往是我要畫十荷圖的理念,但起了初稿後,就不得不因要應付生活中煩瑣的世務而中斷。重看初稿,又勾起了腦海中那美好的想像。粉紅雅淡的荷花一定要添加白粉才可表達,而田田蓮葉的翻轉多姿的曲線美最能用傳統以線造型手法去確立;同時一隻天鵝將會成為構圖的一部份。種種意想仍處醞釀當中,還得讓時間去落實。

ArtMajeur

接收我们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新闻